杜甫五律《画鹰》读记

杜甫五律《画鹰》读记 (小河西) 这首题画诗与《房兵曹胡马》或作于同时,为开元年间作品。杜甫题画诗在唐代数量最多,影响也最大。 画鹰(杜甫) 素练风霜起,苍鹰画作殊。㧐身思狡兔,侧目似愁胡。 绦旋光堪摘,轩楹势可呼。何当击凡鸟,毛血洒平芜。 素练:白绢。常喻云、水。《不离西阁》(杜甫):“江云飘素练,石壁断空青。” 风霜:风和霜;喻肃杀气;喻艰难辛苦。《北齐书-文襄帝纪》:“犯危履难,岂避风霜。”《西京杂记》卷3:“自云字中皆挟风霜。” 㧐(sǒng)身:竦身。敛躯准备搏击。《赠东岳焦炼师》(...


杜甫五律《画鹰》读记

(小河西)

这首题画诗与《房兵曹胡马》或作于同时,为开元年间作品。杜甫题画诗在唐代数量最多,影响也最大。

画鹰(杜甫)

素练风霜起,苍鹰画作殊。㧐身思狡兔,侧目似愁胡。

绦旋光堪摘,轩楹势可呼。何当击凡鸟,毛血洒平芜。

素练:白绢。常喻云、水。《不离西阁》(杜甫):“江云飘素练,石壁断空青。”

风霜:风和霜;喻肃杀气;喻艰难辛苦。《北齐书-文襄帝纪》:“犯危履难,岂避风霜。”《西京杂记》卷3:“自云字中皆挟风霜。”

㧐(sǒng)身:竦身。敛躯准备搏击。《赠东岳焦炼师》(唐-王维):“竦身空里语,明目夜中书。”《入华山访隐者……》(唐-李益):“竦身云遂起,仰见双白鹄。”

侧目愁胡:典“郅都鹰”。《汉书-郅都传》:“(郅)都迁为中尉,丞相条侯(周亚夫)至贵居也,而都揖丞相。是时民朴,畏罪自重,而都独先严酷,致行法不避贵戚,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,号曰'苍鹰’……景帝乃使使即拜都为雁门太守,便道之官,得以便宜从事。匈奴素闻郅都节,举边为引兵去,竟都死不近雁门。”(西汉著名酷吏郅都为列侯宗室侧目,使匈奴“引兵去”。)

愁胡:指发愁的胡人。因胡人碧眼,故以喻鹰的眼睛色碧而锐利。《鹰赋》(晋-孙楚):“深目蛾眉,状如愁胡。”《鹰赋》(隋-魏澹):“立如植木,望似愁胡。”

绦(tāo)旋:系鸟的绳和环。《野鹘行》(宋-萧立之):“脚根不受绦旋萦,眼底熟知狐兔窟。”

轩楹(yíng):堂前廊柱。《说文》:“楹,柱也。”《水槛遣兴》(杜甫):“去郭轩楹敞,无村眺望赊。”《见远亭》(唐-张旭):“野色轩楹外,霞光几席间。”

凡鸟:凡庸之鸟。《江园书事寄卢纶》(唐-司空曙):“艳花那胜竹,凡鸟不如蝉。”

毛血:《西都赋》(汉-班固):“风毛雨血,洒野蔽天。”《有鸟》(唐-元稹):“秋鹰掣断架上索,利爪一挥毛血落。”

平芜:草原。《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》(唐-刘长卿):“平芜万里无人去,落日千山空鸟飞。”

大意:洁白画绢上肃杀之气陡起,这幅苍鹰画作实在超凡绝俗。竦起身子想要捕杀狡兔;侧目而视,目光锐利深碧似愁胡。画中清晰可见的绦旋似可摘下;堂前廊柱上的画鹰,似乎呼之欲出。何时让它去搏击平庸之鸟,一定会血洒平芜。

诗意串述:此诗是一首题画诗,句句咏画鹰。这副白绢上的画作,画的是一只挟“风霜”之气的苍鹰。这只鹰收身敛翅,好像在关注猎物;侧目而视,使人想到发愁的深目碧眼的胡人。(也会让人想到西汉那只“郅都鹰”。)画面上系鹰的绳和环都清晰逼真仿佛可摘;而一旦摘下“绦旋”,这只鹰似乎可从画面飞出。这只鹰画的不仅逼真,而且有气“势”。如果平庸之鸟被这只鹰盯上,一定是“毛血洒平芜”。感觉画面上是一只呼之欲飞矫健凶猛的雄鹰。细品诗意,这只鹰或是指某个当时的“郅都”,也或许是自己想象的“偶像”。当时已处于大唐盛世晚期,官场腐败应相当严重。朝中庸人甚至恶人当道。作者自认为可以像这只雄鹰一样“立登要路津”(杜甫《奉赠韦左丞》),“为君除狡兔”(杜甫《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》)。此时杜甫血气方刚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